廣州市CIM平臺項目基于 BIM 施工圖三維數字化審查系統(tǒng)發(fā)表時間:2023-01-15 09:56 為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,在廣州市、南京市開展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臺建設試點工作,要以工程建設項目三維電子報建為切入點,在“多規(guī)合一”平臺基礎上,建設具有規(guī)劃審查、建筑設計方案審查、施工圖審查、竣工驗收備案等功能的CIM平臺,精簡和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程序,減少審批時間,探索建設智慧城市基礎平臺。 解決的問題 1、缺少承載BIM模型的統(tǒng)一平臺 隨著BIM技術在建筑行業(yè)的深入應用,越來越多的項目在規(guī)劃、設計、施工、運營等全生命周期采用BIM技術,這些項目BIM模型分散在規(guī)劃、勘察、設計、施工等單位,項目報建時政府審批部門缺少一個統(tǒng)一的平臺來承載這些項目的BIM模型,而這些BIM模型對于廣州建設全覆蓋的實景三維卻是非常重要,因為不斷積攢這些BIM模型后就可以實現從單體建筑擴展到城區(qū)、擴展到整個城市,可以將城市公共管理、公共服務工作中需要所有的建筑、部件、事件、數據整合起來,促使城市從單體建筑走向全系統(tǒng)運行管理,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礎。另一方面利用統(tǒng)一平臺不斷接入各階段的BIM模型,城市的實景三維可以實現動態(tài)更新,避免城市更新后需要重新采集城市現狀三維模型。 2、施工圖審查竣工備案尚存提升空間 廣州市現階段的工程建設項目審圖采用提交二維PDF圖紙進行人工審查的方式,尚未真正達到電子化水平,需優(yōu)化改善現有的工作模式。 3、未能充分應用城市現有三維數據 目前廣州市已經積累了一定規(guī)模的BIM模型數據和三維模型數據,但該部分信息未能及時共享,未能充分應用城市BIM模型數據和三維模型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,增加勞動投入,降低工作效率,還可能降低城市規(guī)劃工作者判斷的準確度,影響工作質量,加大城市管理運維成本。 實現的價值 在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基礎上,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,促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質增效,推動改革試點工作不斷深入。以工程建設項目三維數字報建為切入點,在“多規(guī)合一”平臺基礎上,匯聚四標四實、BIM等基礎數據,其中已累計完成BIM模型質檢及入庫超1000余個,構建了面向智慧城市的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平臺,為住建報建、圖審、備案提供了高質量的BIM模型,未來將為廣州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其他部門、企業(yè)、社會提供城市大數據、提供城市級計算能力。 |